We love eBooks

    不同性质汉语隐喻句认知加工的fMRI研究: 不同性质汉语隐喻句认知加工的fMRI研究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网络版)》: 6)

    Por 李莹

    Sobre

    隐喻不仅仅在日常沟通交流中频繁使用,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表达形式。有关隐喻的加工机制一直以来都是认知语言学与认知心理学领域对于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现今有关隐喻加工的一个核心讨论问题是,隐喻加工与一般语义理解相比是否具有其独特性,以及隐喻理解所基于的大脑激活反应与一般言语加工是否存在明显的不同?相关研究和理论对于这一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研究结论。在总结和分析前人研究基础上,当前研究将日常常见的隐喻形式进一步区分为词源性隐喻和引发性隐喻两类不同的隐喻形式。词源性隐喻中隐喻义属于词语多个词义中的一个延伸义;而引发性隐喻则是将两个分属于不同概念领域的概念进行非字面的语义联结。两种隐喻性质不同,其内在加工机制也有区别,从而有可能导致了以往研究结论的不一致。研究采用fMRI技术结合句子语义判断任务,考察词源性隐喻和引发性隐喻以及一般语义句的加工过程及其神经机制。研究发现,词源性隐喻句和引发性隐喻句的反应时均明显长于一般语义句。更重要的是,与一般语义句相比,词源性隐喻句在大脑左侧颞中回和颞上回以及左侧额下回均有更多激活;引发性隐喻句与一般语义句相比则在左侧额下回区域出现了更多激活。对于词源性隐喻,句子理解过程中会激活隐喻词的多个词义,并需要选择与语境相符合的隐喻词义从而实现句义的整合。隐喻词的本义与隐喻义产生竞争,反映在左侧颞中回和颞上回的额外激活;抑制本义并选择隐喻义导致加工深度的增加,反映在词源性隐喻的判断时间较长以及左侧额下回的激活。对于引发性隐喻,由于句子语境具有支持作用,能够促进句子中词汇进行有效迅速的语义联结,不存在多个词义间的语义竞争。但是,引发性隐喻的加工需要激活较远的语义信息才能实现语义整合,与一般语义句相比仍然伴随加工深度的增加,因此同样出现了左侧额下回的更多激活。行为学和脑成像研究结果共同表明,隐喻理解与一般语义理解的确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隐喻的内在加工机制并非是单一模式的。对于不同的隐喻形式,其不仅仅是外在语言表达形式上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内在加工机制甚至所基于的脑神经机制具有本质区别。因此,考察不同性质隐喻的加工过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先前隐喻认知研究的理论分歧,有助于整合不同实验研究的结果,从而更加深入的了解隐喻的认知加工机制。

    Baixar eBook Link atualizado em 2017
    Talvez você seja redirecionado para outro site

    Relacionados com esse eBook

    Navegar por coleções